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光大事件撕开山寨系统硬伤 量化私募43%浮亏
2013-09-02 11:5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0 点击:

在私人银行理财顾问递过来的名单上,量化产品除名称、发行机构等基本信息外,在投资范围一项,往往还包括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内容。 量...

      在私人银行理财顾问递过来的名单上,量化产品除名称、发行机构等基本信息外,在投资范围一项,往往还包括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内容。

      量化投资是将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理念在数学模型中反映,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股票历史数据处理和模型计算,最终通过模型筛选合适投资标的。它会重点向你强调,通过自主研发的定量投资模型各种子模型,可以灵活控制仓位,规避市场下行风险,追逐上行收益、超额收益。

      这些承诺看起来都很完美。但光大证券[0.00% 资金 研报]的8.16“乌龙指”事件,却将量化产品、高频交易的面纱撕开。光大证券最终也因内幕交易遭到证监会约5.2亿元的巨额罚单,4名责任人被终身禁入市场。

      本报不完全统计,号称量化投资的私募产品中,43%的产品成立以来累计净值浮亏。北京一位熟悉量化数据处理的市场人士分析,国内的量化投资系统存在缺乏整体规划、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三个弱点。

      每周报告此前就曾分析,国内80%以上的高频交易产品都是属“山寨货”(详见本报2013年4月8日30版《高频交易兴起调查:逾80%产品属“山寨货”》一文)。光大事件后,我们更要提醒投资者,遴选高频交易产品尤其要注意投资顾问开发的系统及IT技术平台的架构是否完善。

      43%产品浮亏

      量化投资属于策略的一种类型,它是利用数量化的方法对资本市场进行判断、交易的策略。具体包括量化选股、择时;统计套利、波动率套利、高频交易以及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套利、算法交易等内容。

      它的优势在于强调通过对数据和IT系统的大量投入,保证投资过程的纪律、科学性,减少因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失误给业绩带来的大波动。

      然而,理论与实践总是有差距的。本报以面向高净值客户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为例,不完全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共有68款量化投资策略的私募产品发行,其中2013年以来就有35款,占比高达51%,显示产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发行呈现加速状态。

      不过,这些私募的产品从公开资料看,极少公布具体的量化策略,因此投资者需要在产品说明书中详细考察。有市场人士分析,目前国内券商等机构类投资者频繁使用的是无风险套利或统计套利。这类策略理论上可行,但实践中风险不小。因为它本来就是赚微小的价差,而有的机构是按市价下单,不是下限价单,盈利的风险大大增加。

      私募产品尤其是习惯商品期货的交易型基金管理人,主要采用趋势跟踪的交易策略。它的弱点是市场本身是不可预测,趋势跟踪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譬如光大事件中就引发大批这类资金跟风,最终发现只是乌龙事件。

      从业绩来看,在68款产品中,累计净值浮亏的共有29款,占比43%。除了部分净值介于0.9-1之间外,还有不少产品的净值并不好看。

      比如中融信托发行的广晟量化优选一号产品,投资目标是通过控制市场风险暴露水平降低亏损风险,利用量化技术优势获得投资超额回报,以求在任何市场维持正回报。

      朝阳永续的产品数据显示,这款产品成立于2011年8月15日,截至今年8月23日的累计净值为0.7133。自成立以来净值下跌28.67%,今年以来下跌13.13%。

      申毅量化1号产品也类似。它的投资顾问是上海申毅投资,成立于2011年11月,截至8月23日的单位累计净值是0.8191,成立以来净值下跌18%。申毅投资的策略有相对价值投资套利,其中包括股指期货现货套利、Alpha套利、事件驱动套利等。

      成立于2013年5月6 日的中信信托-清源量化对冲1期产品也表现不佳。它的投资顾问是嘉兴清源量化投资管理公司,单位净值是93.58,成立以来净值下跌6.42%。

      上海一家对冲基金负责人建议,挑选量化产品时,因为追求绝对收益回报的特性,盈利稳定性很重要,净值不应有太大回撤。

      当然,有的产品业绩表现也不错。双隆量化套利基金1号、2号、3号产品,分别成立于2012年4月、6月。好买基金数据显示,三款产品的最新净值为1.3559、1.4662和1.5576。此外,中信信托发行的盈融达量化对冲1期产品成立于2012年12月20日,单位最新净值也已达1.1220。截至7月底,该产品的股票投资仓位仅为信托资产的29.05%左右。

      山寨系统的三个“命门”

      8月16日,光大证券发生“乌龙指”事件,70亿元的资金瞬间将上证指数[0.06%]的涨幅拉升至3.19%,众多蓝筹股碰及涨停板。业内专业人士分析,光大的70亿元资金触发大量的量化交易单子,涉及到的交易策略包括巨单追踪策略、区间突破策略等。

      前述市场人士认为,光大事件给投资者的教训是:很多做量化投资机构、产品,都是热衷于重金聘请人才,在系统、风控的基础设施上投入并不匹配。

      因此,对于高净值投资者来说,在选购量化产品时,首先要了解是否有真正量化投资的交易系统。其次要追问投资顾问,它的交易系统、风控措施是否完备。

      但投资者往往发现,系统、风控都是摸不着、看不见,似乎无从下手考察。那么量化投资业的人士向本报建议,目前国产的量化投资系统往往存在三个硬伤:首先是系统的设置很少有整体性规划,如果是IT部门作为主导构建系统,可能对量化投资的流程、模式无法深刻理解,而在国外基本都有专业的第三方顾问团队来解决,不过费用较高。其次预算投入并不足。从外资经历看,每年管理100亿美元资产的机构,每年要支付2000万美元来购置数据和系统服务。再者系统的技术比较落后,并且无缝迁移的成本不低。

      除了交易系统,光大事件中也暴露出高频交易的风控问题。高频交易为了极大提高交易速度,往往将风控内置于IT系统中,从而可以瞬间完成风控流程。倘若高频交易系统不完善,容易导致交易、风控环节“脱轨”。

      上述上海一家对冲基金负责人就建议,按照量化产品的风险特性,首先原有的风控模式是串联模式,为了提高交易速度,于是改成并联平行模式,在新模式下,风控部门就要做好事先、事中的审查。

      其次任何的系统都会有缺陷,为了保证投资的安全、稳定性,下单交易流程起码应该有三四个环节来控制,并且每个环节是相互独立的,服务器也是独立分开。

相关热词搜索:光大 事件 撕开

上一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
下一篇:母亲为孩子上学购买假证:“买假证”母亲最重或受缓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