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生交通 > 正文

“小毛驴市民农园”:大学生扎根乡村做回“新农人”
2014-03-28 08:16:18   来源:中城经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http://www.csjjnews.com2014-03-28 08.02:00中城 经 新 闻 网.TRS_Editor TAB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4px;}.T...

 

http://www.csjjnews.com 2014-03-28  08.02:00 中城 经 新 闻 网  

\

 “小毛驴市民农园”团队。

“小毛驴市民农园”供图

  中城    网北京3月26日电(通讯员 普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三月的北京一片春意,正值农作物耕种季节。西郊凤凰岭脚下有这么一群80后大学生,他们坚守农村开展农村建设,从河北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再到北京西郊开农场,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一干就是十个年头。这个由“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主导,严晓辉、黄志友、石嫣等核心成员组成的团队,11年里,这群大学生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也收获了很多感动,他们更是把这里当做践行梦想的地方,为“三农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

早期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核心团队。

“小毛驴市民农园”供图

  坚守乡建十年 铸就“新农人”

  中国的农耕已有数千余年历史,但是传统农业存在不足之处,在政府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三农问题”成了重中之重。2003年,在温铁军教授等人的感召下,一群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热爱农业的大学生们,创办了21世纪国内第一所免费农民学校——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

  他们从养驴种菜教学中探索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一路走来,遭遇了颇多的挫折。2007年,学院由于种种原因被迫停办,但是这支学生团队却日益成熟。团队转战北京,开始城乡互助模式的探索。2008年,他们成立了非盈利社会企业;同年,介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和海淀区政府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启动了市民农业项目。2009年,借鉴“社区互助农业”(以下简称CSA),正式更名为“小毛驴市民农园”直至今日。 

相关热词搜索:农园 毛驴 乡村

上一篇:输个液宝宝没了 家长怀疑药水存在问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