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望平街:烟火人间三千年 太平盛世看今朝
2019-10-14 11:46:3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天下太平,万物安宁。——摘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 从1912年到1932年,四川省内共发生军阀混战470余次。直到1924年

“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摘自先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

 

      从1912年到1932年,四川省内共发生军阀混战470余次。直到1924年,刘湘、杨森攻下成都,杨森任四川军务督办入驻成都,局势才算暂时平息,但也只是小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成都老百姓痛恨战乱,渴望太平,望平街因此得名。1949年12月,成都解放,战争的硝烟散尽,望平街以及成都市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太平。

20世纪80年代,位于望平街北端的武成门桥。杨显峰提供 图据《成都街巷志》.jpg

 20世纪80年代,位于望平街北端的武成门桥。杨显峰提供 图据《成都街巷志》

说粪塘旧事  忆昨日烟火

      资料记载,位于成都府河东侧玉双路到东风路之间的望平街,在清代后期,基本上还是东城外的一片农田,清末民初才逐渐形成了条小街。

      望平街倒拐——屎(死)路一条。不是老成都人,还真看不懂这条歇后语的来龙去脉。

      民国初期,每天早上,成都市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大街小巷等着粪车的到来,以清理使用了一夜的马桶,老人们称之为“倒桶子”,可谓一条特别的风景线。当时,望平街上最主要的经营业务,是今天的成都人难以想象的行业——收集、储存与转卖粪便。

 

20世纪50年代成都街头的掏粪工人。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提供.jpg

20世纪50年代成都街头的掏粪工人。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供图

      对于当时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成都来说,粪便是极好的东西。倒腾粪便于是成为一门来钱的生意。粪商们在城外修起大量的粪塘子,淡季储存,旺季销售,获利丰厚。这些粪塘子因此又被叫作“金窖”。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望平街附近仍有好几个池塘般大小的“金窖”。现在的人们往往羞于提起。采访中,很多老人一谈到这个话题,话未出口,已满脸尬笑,然后低头挥手:“嗨呀——”

 

图为望平街街景。王波 摄.jpg

图为望平街街景。王波摄

      如今的望平社区,辖区总人口约24,710人,大小商铺436家。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市计量监督鉴定测试院、区税务局、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中海油销售四川有限公司等央、省、市、区的企、事业单位在这里扎堆。

      从“金窖”到美食天堂,从“烟火人间”到国际社区……望平街旧貌焕新颜,正以崭新的商旅生态型国际化社区形象,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

尝五湖美味  看市井百态

      “两三个人吃上一顿小火锅,加半斤泡酒,总共也就四五十元。”1994年,大学刚毕业的余波,被分配到位于望平社区的西南电力设计院工作。小火锅、小面馆、串串香……来到望平街不久,年轻的余波就发现,周围成片的瓦房中,有着众多好吃、便宜的小餐馆。这就是望平街给他的最初印象。

      如今的网红美食街——香香巷(成都人读her,四声),就位于望平街。这条长约100米、宽约5米的小巷,被人们称作成都的“台湾小夜市”以及川西民俗美食乐府。香香巷不仅美食多,价格还便宜,远近食客纷纷慕名而来。一到晚上,这里就人头攒动、酒肉飘香,凌晨时分仍灯火辉煌。

 

图为香香巷街景。王波 摄.jpg

图为香香巷街景。王波摄

      走进望平街,能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书“香香巷”三个大字。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溜民国风格的川西民俗建筑。青砖黛瓦、木檩木柱,底楼是老式活动木板铺面。华灯初上时,旧时宫灯与现代霓虹灯交相辉映,温婉了岁月,迷乱了时空。

      这时,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扑面而来,食客们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香香巷”真是名不虚传,食客能在这里品尝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麻辣的重庆老火锅、鲜香的自贡菜、韩国烤肉、泰国冬荫功、日本料理……茶馆、咖啡厅、冰粉店、甜品店也是应有尽有。

      巷子另一端是天府古戏院。从门厅上二楼,就可以欣赏梅花川剧团的精彩演出。每天下午2点,这里会演出川剧折子戏或大幕戏。夜幕降临,约三五好友,一阵推杯换盏之后,或进茶馆品茗,或上戏楼看戏。烟气氤氲中,低吟浅唱里,仙乎?仙乎!

      记者采访中得知,由于天府古戏院场地较小,拟迁至现址对面更宽敞的地方,但仍不离开香香巷。

弄锦城丝竹 演都市春秋

      在望平街,大隐隐于市的,不仅仅是美食,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也静静地坐落于此。老旧的大门朴实低调,路人稍不留意,可能就错过了这川剧文化的重要符号。

      1959年1月,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组建完成。作为国内最久负盛名的专业艺术院团之一,该院与著名的川剧班社“三庆会剧社”一脉相承,将有着300年历史的川剧艺术传承发展至今。

      走进研究院大门,穿过葱郁的巷道,一幢老式宿舍出现在眼前。爬上六楼,记者来到了著名川剧艺术家廖小宣的家中。

 

图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大门。赵祖乐 摄.jpg

图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大门。赵祖乐摄

      “那时,我的老师和前辈们靠跑摊才能维持生计,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别说挣钱了。”谈到解放前川剧艺人的生存状况,廖小宣连连叹气。他说,一直到解放后,政府组建了川剧院,民间艺人才有了组织。

      “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这一辈川剧人。”廖小宣告诉记者,建国之初,川剧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依旧困难。时任成都市市长的李宗林了解到情况后,特别重视,为川剧事业做了很多工作,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因此成立。廖小宣作为首批学生,加入研究院。

廖小宣(左)与记者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内合影。王波 摄.jpg

廖小宣(左)与记者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内合影。王波摄

      “改革开放后,国家恢复演古装戏,我们的演出就开始火爆,经常一票难求。”廖小宣说,改革开放为川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他也得到了很多参演各类电影、电视剧的机会。“和以前相比,现在的生活已经相当富足了,可以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9月26日下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建院6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的第四场大幕戏《落下闳》上演。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供图.jpg

9月26日下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建院6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的第四场大幕戏《落下闳》上演。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供图

      几十年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创作、演出了大量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如《白蛇传》《江姐》《尘埃落定》《薛宝钗》等;培养了众多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刘芸、陈巧茹、王玉梅、王超均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蔡少波、马丽已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徐棻、谭愫、王文训等剧作家、作曲家也硕果累累,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众多奖项。

      今年6月10日,成都市成华区与墨西哥普罗格雷索市签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望平社区与普罗格雷索市维森特勇士社区结为友好国际社区。香香巷的美食、川剧院的戏剧,已飘洋过海,传到大洋对岸。

      作为成都市国际化社区示范点位,望平社区正参照国际化社区相关标准进行社区建设、提供社区服务、形成多元社区文化。一座兼具多元性、开放性和现代性特征的商旅生态型国际化社区正在形成。

      烟火人间三千年。坐在府河边,品一杯香茗、观一出川戏、尝一道美食,细品人生旧事,漫谈江湖过往。望平街留住你的理由,简单而真实。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云南“三江并流”地区决战精准脱贫的“生态画卷”
下一篇: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出征南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