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11岁女孩自拟计划与父母签署寒假作息合同
2013-02-04 11:08:37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说起女儿的寒假计划,其实就是由女儿自己草拟,并与我们夫妇二人共同签署的一份寒假作息合同。一个计划又怎么叫合同呢?这是因为,这个计...

 说起女儿的寒假计划,其实就是由女儿自己草拟,并与我们夫妇二人共同签署的一份寒假作息“合同”。一个计划又怎么叫合同呢?这是因为,这个计划中的很多内容与合同范本别无二致,执行方与监督方都要共同遵守“合同”的相关条款。条款共涉及15项内容。除了导语,还有就是合同规范文本中的画押签字处。女儿今年11岁,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成绩优秀,习惯良好,在我周围的亲戚朋友看来,是个乖乖女。为此,我们夫妇二人也特别骄傲。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那份所谓的“合同”。女儿在导语中说,为了更好地度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寒假,特制定此寒假学习计划。但是,必须由甲方和乙方严格执行。这里的乙方是指我们夫妇二人,甲方就是女儿自己。

  合同第一款是这样描述的,在假期中一定要有一些提高成绩的举措。所以,乙方无论甲方考多少分都要“心平气和”,甲方要接受乙方的教育,甲乙双方要一同找到本次考试失利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对此,我和妻子经过一番深入分析认为,对女儿而言,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都不相上下,也没有哪一门课差得到了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的程度。因此,上辅导班没有必要,等以后观察再说。

  第二款内容是这样的,每天足量学习6小时,内容包括:寒假作业(语文、数学、英语)、奥数作业、英语作业、英语背单词及熟悉课文。

  第三款,每天英语学习要花一小时,不得有任何理由不学习。

  第四款,早上8:45准时起床,洗漱要在20分钟内完成。必须吃早餐,以保证学习的时候不会饿。

  第五款,9:30开始学习,11:45停止学习(中午15分钟休息时间,可以喝口水暂停一下)。中间休息两小时,包括吃饭在内。1:30开始学习,5:45停止学习(中间15分钟休息时间,可以喝口水暂停一下)。

  第六款,剩下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其间上网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第七款,争取在10时以前上床,在床上要有20分钟时间看英语。

  第八款,春节在2月10日,从2月10日到2月15日都休息,原因是过年,但是英语的学习绝对不可以停止。

  第九款,在假期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记录,记录在甲方的账本上,目的是让甲方在这个假期中养成花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的好习惯。

  第十款,在这个寒假中甲方为小升初考试努力学习。首先要增加课外知识,因为甲方在本次考试中发现自己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其余的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其次要锻炼自己的动脑能力。最后要多见题型,只有题型见多了,小升初考试才能更有把握。

  第十一款,甲方要每天坚持写日记,这样就能提高写作能力。

  第十二款,开学的时候是春天,衣服穿得相对比较少,所以一定要注意甲方自己的形体,不可以含胸勾背。为了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每天在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在客厅里站军姿(如果时间够,最好站90分钟)。

  第十三款,隔几天应该早起去跑步,减肥,要不然等到开学就变成一个大胖子了。

  第十四款,晚上吃完饭后要帮乙方洗锅。

  第十五款,甲方和乙方要严格遵守以上计划(乙方遵守第一条就OK了)。

  结束语,不能光说不做。好了,啰嗦完了,一定要做到哦,无论甲方还是乙方!假期快乐!(只要假期没完就一直有效)。

  最后就是合同最重要的部分,签字确认画押处,再就有年月日。

  拿着这份寒假“合同”,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回想我的童年时代,那个年代虽物质上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困窘,但精神上却是极度的快乐。假期一到,我和同伴们做鸟兽散状,不是在田野里疯跑,就是在麦场上撒网逮雀,整个假期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什么学习,统统早已抛之脑后。等到快要开学时才发现老师布置的作业只字未动,这下可慌了,便开始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整天趴在桌子上赶寒假作业。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从放假那一刻起,就又重新步入了另一个学习状态,似是假期,却非假期,家长[微博]的目的就是趁这段“有利”时间找准“病根”,尽快缩小差距。那么,缩小差距的唯一办法就是参加辅导班。

  据了解,目前针对孩子学习的辅导班可谓名目繁多,很多是以数理化为名义的提高班,当然,也有提高综合素质的琴棋书画和舞蹈声乐班。近年来,各类辅导班如雨后春笋,几乎涉及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方面,招牌也打得响亮,诸如“育才”“惠文”“成功”之类,有些甚至放出“狠话”——成绩若不提高将分文不取,还要赔偿等等。提高班、辅导班原来仅是一些成绩不理想学生“快进”的途径,现在却也“沦落”到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一般的学生都蜂拥而至,家长生怕孩子不补就会落后,就会被其他家长瞧不起,这也正好应了“再穷不能穷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倡议。

  每到假期,这些辅导班便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社会上没有一个人会去追究这些辅导机构的办学资质和水平到底如何,主管部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考核标准,家长认同的是通过上辅导班或许孩子真的有了些许进步,但这一切却是一种事后反馈。回到学校,回到班级,每逢考试,才会得以验证。元芳,孩子真的有提高吗?对于辅导班的评价,一切尽在家长心中,可谓“金杯银杯不如人们的口碑”。同时,很多家长确信,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点上,只要“补”,还是有效果的。人们就是在这种盲从心理的驱使下,一拨一拨将孩子往辅导班里“挤”。细究起来,辅导班的盛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怪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削弱了学校功能,学校反而成了“保育院”,辅导班才是真正教书育人的地方。现如今,犹如北京人见面的问候语“吃了嘛”一样,凡是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家长见面张口就问“在哪补课呢”。当然,这种风气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无关系,也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现。有些“商家”盯的是家长的钱袋子,注重的是自己的利润,不在乎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多少,而是自己在这个利益链中分得了多少杯羹而已。家长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羊,你说“割”啥算啥。
                                               (记者 贾 刚

相关热词搜索:女孩 计划 父母

上一篇:上海人大代表热议教育公平 呼吁着重学校内涵
下一篇:老师曝超半数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 “祝福”成“助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