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计生教育 > 正文

高考志愿到人才期货:规避未来就业难的关键
2013-01-21 13:48:33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就业难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结构性的矛盾,即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因而出现了有人无法就业,有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现象。对...
 就业难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结构性的矛盾,即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因而出现了有人无法就业,有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现象。对于此类问题,笔者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这就是加强学生(即未来人才)的学业规划教育,促使其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升学决策和学业管理,从而在毕业后顺利地实现人职匹配。

“瞄准就业”的意思决不是瞄准现在或将来某个时段某个专业的就业率,而是瞄准自己具体的就业目标。即根据自己具体的就业目标选择最合适的专业和学校。瞄准就业升学求学,固然能很大限度地降低未来失业的风险,但所瞄准的就业目标仅仅是求学主体根据人才市场的预测确定的,既然是预测,当然无法完全确定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另外,就业目标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的具体岗位,其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就无法完全具体化,仍然缺乏针对性。在实践领域,我们可以尝试加上影响就业问题的另一个直接因素: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通过学业规划机构的工作,将学生与用人单位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学业规划,可以将就业目标落实到某一个具体单位的具体岗位;用人单位通过人才规划,将未来的岗位需求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预备人才,而这一过程,就要通过人才期货市场的交易来完成。与人才现货市场中交易立即完成不同,期货市场是约定在未来某一个时间完成该项交易。

一方面,学业规划机构与用人单位协调,明确它们未来时间段(比如四年后)的用人计划,即某个岗位在若干年后计划招收多少人才?然后要求用人单位明确该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包括德智体等方面,一般为必须是什么学校的什么专业毕业?专业分数一般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要考怎样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参加怎样的职业培训?要参加怎样实习工作等。身体条件如何?等等。另一方面,学业规划机构在对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行业和目标职业。然后由学业规划机构对未来人才(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初步的匹配工作,即由学生(家长)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后进行双向选择,然后双方签订未来用工协议,协议中用人单位将岗位要求具体化,在学生毕业后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具体要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承诺录用该学生。如此,学生就会在以后的求学阶段具备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与任务,就是按照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进行各方面的学习与提高,也再没有了大学期间的迷茫与毕业后就业难的忧虑,从而专心致志地从事各方面的学习和素质的提高。

我们把目前的各类毕业生求职作称为人才的现货交易,那么未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则可称为人才的期货交易。我们上面所讨论的正是在求学阶段尚未毕业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岗位和用人单位,这正是人才期货市场的建设问题。显然,人才期货市场对于解决大学生求学阶段的迷茫与毕业后的失业等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人才期货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虽然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人才期货合约(未来用工合同),但在以后的求学阶段,学生的志向发生变化后,即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或者更好的发展方向时,他若要解除合同,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用人单位要找到另一个合适的人才需要更大的成本。第二,用人单位由于市场或社会风险或者经营等问题倒闭,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履约的单位。也就是说,对于双方无法履约的风险如何规避呢?

在这里可以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把人才期货合约变成人才期权合约,即以人才(学生)为主,建立就业期权合约。所谓就业期权,是指学生毕业后在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前提下,有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就业的权利,当然如果在求学期间学生发现了更好的去向,他可以放弃此就业期权。也就是说,当学生毕业时,如果满足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他既可以选择在该单位就业,也可以选择去另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单位或发展去向。当然学生需要为这一权利的获得为用人单位支付经济报酬。另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这就需要人才现货市场的配合,当它的期权人才选择了其他去向,则岗位上空缺的人才由现货市场上获得。当然招聘需要的成本已经由原来期权人才(学生)支付的就业期权报酬弥补。

第二种解决方案是建设人才期货的二级市场。在一般的期货市场,除了一级市场而外,还有二级市场。即对期货合约的交易。那么可否设想再建设人才期货的二级市场呢?即当学生与用人单位双方无法或无意履约时,他们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的对冲交易解除双方原来的合约关系。这当然就需要大量的学生与用人单位都参与进来,如果只是数量很少的几家公司或者几百甚至上千个学生是无法实现这一点的。另外,人才期货与商品期货有着很大的不同,人才期货的特点是变动性和差异性,不像商品期货有相应的标准,期货合约也比较简单一致。

我们首先从人才方面的风险来分析,比如,学生与单位签订人才期货合约一年以后,学生在大二期间发现了更好的去向,他想解除这份期货合约,他可以到二级市场把这份合约转让给另一个学生,即由另一个学生代他来履行这份合约,但该学生则必须是大二的学生才行,否则,合约上签订的是四年后履行,但现在已经过了一年了,因此,必须由与他同年级的学生来完成,而且还至少必须同专业。当他找到了这个学生后,需要与人才期货经纪公司(学业规划公司)联系,由学业规划公司再与用人单位联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后,再进行协议变更。确保用人单位履约时能够获得合适的人才。如果又从用人单位方面来分析,当单位与学生签订人才期货合约后,因故无法或无意在到期时履约,这时用人单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找另一家对此岗位有相同或相近要求的单位,该单位承诺在无法履约单位必须履约时接收合约中的未来人才(学生)。当两个单位达到一致意见后,再来联系学业规划公司,由学业规划公司与学生联系并沟通,最后经学生同意,进行合约变更,将原单位改为现单位。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在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而已,在具体建设人才期货市场的过程中,依然会有许多的问题出现,但只要我们基于认真踏实地解决就业问题这一基本观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记者 郭凯利)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 志愿 人才

上一篇:英国中小学校长来中国交流被九九乘法表震撼
下一篇:只看分数不看成长孩子累 暴露家庭教育极端功利化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