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何以被边缘化
2013-11-11 09:59:38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该校一名研究生在网上发表名为《慢一点:人民大学的“国际化”》的日志。有大学生感慨,“汉语都成选修了,为什么英语还是必修?”一时间,大学语文该选修还是必修,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选修与必修,并不是决定大学语文命运的分水岭。大学语文现今的尴尬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一课程正在被大学学生所抛弃。而被抛弃的背后,却是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和枯燥乏味的教育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所传授的是一种内心修养,一种文化底蕴,以及看待事物所具备的人文眼光,它讲究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可是,在浮躁功利的当下,许多人追求的并不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与豁达,他们所看重的,是立竿见影的短期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语文课所体现出来的内在气质,正无情地被这个按下快进键的社会消解。于是,语文课成了大学学生的休闲,语文课程的命运成了许多高校说不出来的痛。
然而,痛过之后,却必须有反思。语文课程被抛弃,一方面缘于当下社会的浮躁与功利,另一方面与高校雷同的授课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中小学阶段,缘于应试的压力,语文课承载的可能是常识和基础知识普及的任务,其工具性和实用性非常明显。遗憾的是,在大学课堂,很多老师还是照搬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将语文课上成了语文基础的补习课、传统写作的培养课,却忽视了它本应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和语文习惯的养成。于是,语文课在学生们的审丑疲劳中,被渐渐抛弃。学生并不是讨厌语文课,而是讨厌那种千篇一律、毫无创新的授课方式。这一点,其实也可以从高校语文课被冷落与国学社被追捧的对比中得以印证。
要破解大学语文不受待见的现实命题,关键并不在于大学语文究竟该选修还是必修,也不在于它和英语课程的地位孰高孰低,我们的社会应该给大学语文创造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我们的高校教育方式,应该将大学语文的精髓分解到每一个教学过程中去。如此,大学语文才会散发出魅力,发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本网记者:张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京中小学名校两年内将办30所分校
下一篇:最后一页

评论排行
- ·温家宝 中华民族铮铮铁...(9)
- ·新藏线:云端上的生命线(6)
- ·三亚“最牛”违建楼被拆...(5)
- ·山东现房销售9月起试行 ...(4)
- ·70城市房价50个环比上涨...(2)
- · 河南淅川城管执法车自...(2)
- · 邓州市陶营乡私买私卖...(1)
- ·朱列玉:修改贪污受贿量...(1)
- ·《喜羊羊》《熊出没》被...(1)
- ·海南省卫生厅两干部受贿...(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3,857官方回应校车上牌难:上牌照与获标牌...
- 3,114新竹清华大学校长:因政治陆生在台有...
- 2,879河南5所高校多收费乱花钱
- 2,852海南:考研10月10日起报名 身份确认...
- 2,730教育部门应承担高职自主招生宣传第一...
- 2,351211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于985高校和普...
- 2,272北京市中招“择校生”名额降至10%
- 2,266教育部两次通报考研泄题事件 教育委...
- 2,234英政府加强与高校合作防止假留学生 ...
- 2,183调查称8成家长教师节送过礼 6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