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研制学生学业质量标准 防止教学偏难偏深
2014-06-11 10:1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今日就《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答记者问时指出,现行课程标准大部分学科对学到什么程度要求不明确,教育教学活动不好把握,容易出现偏难、偏深等教学问题,研制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负责人表示,这次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五个统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主要是避免学段间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主要是避免学科知识本位、内容简单重复,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主要是纠正考什么教什么、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主要是避免各行其是、步调不一,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主要是改变各育人阵地之间联系不够密切的现象,营造课内外、校内外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五个统筹”涵盖了育人的主要方面,充分体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从多个维度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他指出,《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打好专业基础,从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细化育人目标入手,研制学业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课标教材。二是理顺教育教学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确保教育教学环节协调一致。三是提高保障水平,重点抓好教师能力培养、研究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四是加强监督检查,要求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十项措施力求有效衔接、环环相扣,确保改革系统推进。
该负责人称,研制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主要是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现行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清楚,但大部分学科对学到什么程度要求不明确、不清晰,难以量化、分级。
这样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教学活动不好把握,容易出现偏难、偏深等教学问题;二是评价缺乏统一、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各地各校评判教育质量的标准不一致。研制质量标准,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标准,使学习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对教学和考试评价都具有较强指导性的课程标准,有助于很好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上一篇:教育部下月启动高中课程修订 中考体育成绩将调整
下一篇:最后一页

评论排行
- ·温家宝 中华民族铮铮铁...(9)
- ·新藏线:云端上的生命线(6)
- ·三亚“最牛”违建楼被拆...(5)
- ·山东现房销售9月起试行 ...(4)
- ·70城市房价50个环比上涨...(2)
- · 河南淅川城管执法车自...(2)
- · 邓州市陶营乡私买私卖...(1)
- ·朱列玉:修改贪污受贿量...(1)
- ·《喜羊羊》《熊出没》被...(1)
- ·海南省卫生厅两干部受贿...(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3,857官方回应校车上牌难:上牌照与获标牌...
- 2,879河南5所高校多收费乱花钱
- 2,266教育部两次通报考研泄题事件 教育委...
- 2,183调查称8成家长教师节送过礼 6成老师...
- 2,173社会抚养费疑遭计生部门挪用 15名学...
- 2,139北大自主招生复试强制体测 具体项目...
- 1,797袁贵仁:香港学生实行免试招收 每年8...
- 1,744上海再现体育课猝死事件 学生为何频...
- 1,691刘洋央视讲《开学第一课》 向孩子们...
- 1,639随迁子女在沪高考今年研究制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