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教育 > 正文

广东教育投入大手笔但还是有“三缺”?
2015-02-15 23:30: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广东省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教育界政协委员热议广东教育三缺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  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应该与本科一致!、50亿办高水平大...

\

广东省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教育界政协委员热议广东教育“三缺”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应该与本科一致!”、“50亿办高水平大学应该竞争获得”、“再不解决编制,10年后就没有老师了”……在刚刚闭幕的广东省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来自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基层义务教育等领域的广东省政协委员,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三缺”:缺钱、缺人和缺权。

  广东的高校真有这么穷吗?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提高引发“吃醋”

  在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个个开口喊“穷”,其实这是每年政协会议上老生常谈的问题。只不过,今年跟往年不同,有了新闻由头。

  刚刚召开的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透露了两大与钱有关的消息:一是今年起省属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拨款提高到1万元;二是广东五年要投50亿元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

  提高本科生生均拨款,固然令人兴奋,但由于不是人人都有,便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省属本科院校来说,当然是心里暗自窃喜,但对其他没份享受到政策的学校而言,则是一种失落。于是,在会场上便会出现“你们有钱,我们没钱”这样酸酸的带有醋意的话语。

  第一个跳出来表态的是觉得不公平的高职院校负责人。“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应与本科院校一致。”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开放大学副校长孙平大胆直言。

  孙平认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的生均拨款标准的差距太大了,他摆出了一组数据:“省属公办本科院校的生均拨款,从2004年的6300元提高到今年的1万元。但是,高职教育从2008年才开始有生均拨款,去年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是4300元,今年听说是5000元。”孙平指出,同样是高职院校,不同城市的情况也不一样。比如深圳,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为1.6万元,东莞则是2.5万元,是含学费的。

  看到省属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增加了,羡慕的学校都想吐吐槽。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庄,每年两会上都会发言,谈的都是关于高校欠债的问题。今年他还是这么说的:“学校盖房子花了6亿元,政府只给2000万元,图书馆是1985年建的,没有体育场。因为没有钱,2003年征了500多亩地,12年过去了还有近一半地是菜地,用来养鸡养鸭。”他笑称,欠了一屁股债,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

  部属高校也加进来诉苦。 “其实中大、华工这些部属学校也蛮缺钱的。”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小明说,引进人才也很“烧钱”,因为拔尖领军人才要价很高,要求有高待遇、好房子、好平台。“房子可能要三四百万元,平台要两三千万元,我们给得胆战心惊。”

  50亿蛋糕如何分?有委员建议竞争

  “5年投入50亿”的大手笔同样令众人垂涎三尺。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铭就很重视。“这可以支持高校创新驱动,但建议高校应该通过竞争来获得这笔资金。”

  之所以要竞争性获得,关键在于如果平均分配的话,就会像一瓢水泼出去一样,每个学校都只能洒到一点点。杜小明说,“如果省教育厅找15个学校来研究,可能一个学校一年还分不到1亿元,高水平大学的平台建设,有的一台仪器就要几千万。”

  更致命的是,如果这50亿的获得不公开不透明,可能某些学校通过暗箱操作就能拿到奖赏,那将会是一笔引发腐败的“祸水”。

  此外,该大手笔的投入显然只是针对公办学校的建设,民办学校也只有羡慕的份。所以,在场的民办学校负责人同样无法平静下来。

  广东省政协委员、岭南教育集团董事长贺惠山实在坐不住了,他抢着表达,“去年给民办教育的拨款就只有5000万元。”他认为,对学生来说,没有公办和民办之分,政府应该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拨款。

  科研经费管理权力化,本末倒置严重

  教育有关钱的那点事,还有科研经费。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梁琦谈到,广东省的研发强度、投入强度,已经在北上广中“掉队”了,应该有更大的科研经费投入。

  不过,由于当前科研管理自上而下行政化、利益化和关系化的趋向,导致了科研活动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权力化、金钱化和形式化,出现了一些托人情、跑关系的变相送礼、拉经费等阻碍创新的现象。

  谈到科研管理的效率低下问题,梁琦谈起自己的经历。在一次出差途中受邀开讲座,省了住宿费,结果报销时候,就被质疑为何没有住宿发票?梁琦说,复杂的财务报销让科研人员疲于应付,着实不宜“一刀切”。她引用网上的教授戏言:“报销就是一场噩梦。简直就是我要你的钱,你要我的命。”

  梁琦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她发现,科研经费管理本末倒置了,对类似报销这样的小事卡得很死,无法变通,但对重要的科技验收则有时马虎了事。

  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陈林汉深有同感,他更是大胆地指出当前科研经费的畸形状况——“突击花钱”。

  “2014年我们的专项经费是10月份才到学校,然后11月就要求报上去,这等于要求突击把钱花掉。”陈林汉说,这导致很多学校的项目负责人到了年底都要凑票报销。

  “有的项目还突击不了,比如学校有很多设备仪器,正在省里的集中招标的路上,我们担心,等招标完了以后明年没有钱还它了。”现场的委员纷纷加入讨论,当即表示要和梁琦一起写提案。

  关于突击花钱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只是存在于教育界,其他很多行业都这样,这跟我们的财政审批制度有关。不过,据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景李虎透露,今年的专项经费会争取早点放下去。

  农村学校编制不合理,教师老龄化

  这边高校的委员“喊穷”停下来,那边来自基层教育界的委员喊的是“缺人”。而根本就在于教师的编制问题,这也是多位政协委员关注到的。

  广东省政协委员、清远市教育局局长林海龙介绍,在清远,100人以下的小学有387所,其中有10个教学点每个只有3个学生。但按照生师比编制标准,即便是3个人的教学点也至少要配2名教师。“如果按照21.5:1的生师比标准来算,我们年年都超编。”

  “农村教师老龄化很严重,我们的老师平均年龄已经45岁了。老化的还有知识结构,学科结构也失衡。根源就在于编制管理不合理。”林海龙说,如果编制问题不解决,10年后我们基本没有老师了。

  教师编制跟其他编制一样,都被管得很严,卡得很死。因为一个编制等于一个饭碗,不能随便给,也不能随便收。但有政协委员认为,对待农村教师的编制应该灵活些。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晓华就建议,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和教学点实施师资配备特殊政策,根据班级数量和班额核定教师编制数,不以简单的“师生比”核定编制。同时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等情况,适当增加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编制。

  民办学校愿当放权实验“小白鼠”

  关于编制的问题,在有些校长看来,涉及到办学自主权。所以从“缺编”向深度延伸就是根本的办学自主权问题。

  “编制问题解决不了,就没法招进高水平老师。”韩山师范学院院长林伦伦说,尽管目前可以通过人事代理的方式招聘教师,但一些老师读了博士评了副高职称要入编制,学校就没有办法解决。不仅如此,由于编制不足,许多大学教师每周需要上十多堂课,最多的更达20节课,“大学教师就像中学教师一样。”林伦伦强烈呼吁给高校办学自主权。

  而对于民办学校而言,自主权更是他们最想争取的。“我们民办学校要不了钱,要钱只能找市场,但我们就要办学自主权。”贺惠山认为,要办好学校一定要放权给校长,可以从民办学校放权开始,“我们愿意先做实验,有责任我们自己担着,我们实验好了再逐步放权给公办学校。”可见,在办学自主权下放政策制定上,民办学校愿意当“小白鼠”,为公办学校的放权开路。

  其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呼吁并不是新鲜的事了,近年来也开始有了下放的小动作,但雷声大雨点小,仍需要下一步更坚定、更大胆地探索和改革。


相关热词搜索:大手笔 广东 还是

上一篇:河北今年基础教育工作确立两大任务:促公平提质量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