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大学”屡禁不止 专加强监管与提高判别能力应双管齐
2018-06-15 22:57:48 来源: 评论:0 点击:
高考已经结束,填报志愿这一头等大事还没正式开始,有些不法分子就开始利用考生的求学心理,给考生的志愿填报埋下重重陷阱。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6年,5批虚假大学名单被曝光,一些“野鸡大学”被曝光多次,仍然换个域名继续存在。
其实,近年来,高考招生诈骗案层出不穷,通过“野鸡大学”实施诈骗的手段也并不新鲜,但是,为何高校总是轻易被山寨?高考招生诈骗为何每年都会卷土重来?“野鸡大学”总有市场,症结何在?
日前,有媒体发现“河北经贸大学”与“武汉经贸大学”两个网站高度雷同,而在教育部公布的2914所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内,检索不到“武汉经贸大学”这一院校。对此湖北省教育厅表示,该校并不在湖北审批备案的正规高校名单中。河北网信办经过调查,及时关停了该“克隆”网站,并表示将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对涉事网站及相关人员开展进一步调查。
其实,类似问题每年都会出现,在公布的“野鸡大学”名单中,有151所位于北京,而且为了以假乱真、提升“影响力”,“野鸡大学”往往都会傍名校。比如,北京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虚假大学中,就出现了“首都财经贸易大学”“北京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等假名牌。而且,面对这些山寨版高校,许多同学确实缺乏分辨能力。
“野鸡大学”的名字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过一些学生也表示,在真正选择学校时还是会慎重。某位女生说,仍会亲自调查,不能仅靠一张宣传纸就完全相信。
根据统计,大多数“野鸡大学”往往冠上“中国”“北京”等名号,仿冒正规大学名称以假乱真,欺骗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面对复杂的招生信息,如何避开这些“坑”?
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助理张翼飞建议,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都要细心。如果收到一些不太确定的信息,首先到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上查一下,其次可以去学校网站进行核实,另外,也可以拨打学校电话进行核实。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等概念走红,不少高校招生诈骗还出现大数据填报卡,声称可以帮助考生精准填报志愿。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邬平川提醒考生,要理性对待高考招生,不要企图走捷径;不要相信所谓的内部指标、定向指标、特招指标等;同时鉴别和防范个别学校不切实际的宣传和承诺,要通过权威渠道了解招生考试的信息,遇到不清楚或者是难以鉴别的事情,要及时和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取得联系。
“野鸡大学”年年喊打,但是年年都能死而复生。为什么“野鸡大学”总是屡禁不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首先,在监管方面,虚假大学一般不是以大学的名义注册,而是以公司的名义注册,这就导致教育部门难以监管,工商部门也缺少相应的判别能力,出现监管盲区。其次,要想杜绝“野鸡大学”的出现,需要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监管,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和学生提高辨别能力,消除投机心理。公众对于大学的鉴别能力相对较低,认为能够进大学、能够拿到文凭就可以,至于大学水平如何,公众并不太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野鸡大学”有其市场,如果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存空间。所以公众的鉴别能力与市场及政府监管,同时发力,问题就容易解决。
上一篇:首个孤独症康复样板基地海口成立 “星星的孩子”有了新家
下一篇:最后一页

评论排行
- ·温家宝 中华民族铮铮铁...(9)
- ·新藏线:云端上的生命线(6)
- ·三亚“最牛”违建楼被拆...(5)
- ·山东现房销售9月起试行 ...(4)
- ·70城市房价50个环比上涨...(2)
- · 河南淅川城管执法车自...(2)
- · 邓州市陶营乡私买私卖...(1)
- ·朱列玉:修改贪污受贿量...(1)
- ·《喜羊羊》《熊出没》被...(1)
- ·海南省卫生厅两干部受贿...(1)
- · 是谁在为中央反腐唱反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