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中国城市经济 > 让城市变强、产业变新、生态变好、人民变富开拓创新明思路 转型升级谋发展

让城市变强、产业变新、生态变好、人民变富开拓创新明思路 转型升级谋发展
2012-08-29 20:15:02   评论:0 点击:

武隆仙女山草原。
武隆仙女山草原。

  资料图片
西永微电园内的笔记本电脑生产线。
西永微电园内的笔记本电脑生产线。

  资料图片
涪陵青菜头收获场景。


  涪陵青菜头收获场景。

  资料图片

  沙坪坝发展突围,抓住的是科教兴区这个牛鼻子;武隆旅游崛起,走的是绿色生态之路;涪陵榨菜升级,着眼的是富民增收……这一切,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科学发展。

  城市变强、产业变新、生态变好、人民变富。开拓创新明思路,转型升级谋发展,如今已成为重庆各区县、各行业的自觉行动,成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升科学发展新境界的最强劲动力。

  一个文教名区的突围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遍了歌乐山脚下的重庆大学城。回家路上,沙坪坝区西部新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缪旭平又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让车子从几条主干道绕行一下。10年来,她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也深深地为这种变化感到自豪。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主城西部,是长江上游著名科教文化区,域内有18所高校、65个科研院所。但一座歌乐山使沙区东西“阻隔”,人口及科教优势资源均拥挤在相对狭窄的东部地区。如何对经济发展要素进行有效调整,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沙区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平台搭建、空间转移、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主线的转型之路。

  “近10年前启动大学城建设,是这场转型战的突围之作。”缪旭平说,经过积极争取,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的重庆市大学城成功落户沙区西部虎溪镇和陈家桥镇,2003年6月开工,到2005年就有3所大学入驻了,2010年大学城宣告基本建成,13所高校入驻,师生达15万人,成为目前国内校区城区结合最好、整校迁入最多的新型大学城。

  大学城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唤醒了沙区西部沉睡的土地。2005年,重庆市决定将微电子产业园区布局在紧邻大学城的西永镇;2007年,西南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落户该区西部土主镇,并以此为依托开始建设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区;2009年,沙区又申请成立了台资信息产业园,积极吸引西永微电园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

  一城三园’总规划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不仅拉开了沙区‘跨山西进’的新城开发建设大幕,也有力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缪旭平说,近年来,西部新城共吸引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聚集着惠普等世界级企业,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达5.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90.9亿美元。

  如今的西部新城,早由昔日的偏僻郊区变成了繁华都市;如今的沙区,城市“大”了、产业新了、实力强了。“这折射出的是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更是未来不懈努力的坚定方向。” 缪旭平说。

  一个旅游大县的崛起

  自6月23日“2012仙女山草原露营激情之夏”活动开幕以来,武隆喀斯特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良生基本没休过周末,“我们推出了10多个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消夏避暑。”

  “凡来到武隆者,无不为我们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惊叹。”任良生娓娓道来:在不到1公里距离之内,天生三硚组成“世界最大的天生硚群”;芙蓉洞被誉为“洞穴科学博物馆”;武隆地缝、后坪天坑、天星竖井群,一听名字就让人震撼;芙蓉江、芙蓉湖、仙女山、白马山原始森林,说出口就令人心神往之。

  可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武隆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成知名旅游大县,还是近10年的事情。2003年起,武隆确定了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2007年,“重庆武隆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组成部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9月,政府出资成立喀斯特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开发、保护与管理。

  “我们着力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任良生说,建设上强力推进,提档升级,仙女山旅游度假区规划15平方公里范围内正陆续建起近30个四星级以上宾馆;保护上毫不含糊,为保护喀斯特地貌设立的环境监测系统覆盖全景区;营销上全力以赴,对国内城市进行“点对点”宣传营销,并逐步向海外延伸……今年4月,武隆与国内顶尖创作团队联手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正式公演,截至8月8日,累计演出128场,观众达25万人次。

  旅游热了,生态好了,生活富了。目前武隆全县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收入占GDP比重已达到48.6%,涉旅农户1.2万户,占劳动力总数的20.1%。2012年1—6月接待游客745.5万人次,旅游收入36.9亿元。

  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武隆县提出,要把全县2901平方公里县域全境作为整体来打造,建设一个生态得到最大保护、景观得到充分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武隆公园”。“这不仅将使武隆旅游业产生质的飞跃,而且将使全县群众长期受益。”任良生说。

  一个特色产业的升级

  榨菜,起源于百余年前的涪陵。涪陵,也因榨菜而闻名全国。

  “不过,以前种植榨菜原料青菜头的农民却赚不到什么钱。” 涪陵区榨菜办副主任汤勇说,原来青菜头基本只供加工,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最便宜时一斤才卖一角钱。

  涪陵人想出一条新路子:既然当地人常把没加工成榨菜的青菜头直接作为蔬菜食用,为何不能把它销向全国呢?更何况,在青菜头收获的初春时节,北方市场蔬菜短缺,还能卖出好价钱。

  说干就干!为提高知名度,涪陵人带着宣传材料,到北方各地推介;为实现多季种植、错峰销售,先后研发出早季和晚熟青菜头,并通过发放种植补贴、鲜销补贴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

  思路一转天地宽。过去这些年,青菜头鲜销量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每公斤均价从0.23元涨至0.56元。综合销售、务工、种植等环节计算,农民人均榨菜纯收入翻番,增至1500元。拓展青菜头鲜销市场开启了涪陵榨菜产业升级突围的序幕。

  在青菜头鲜销“从无到有”的同时,涪陵的榨菜企业也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转变。通过“抓质量、做品牌,抓企业、扩产能,抓项目、建基地”等措施,榨菜生产加工逐渐向现代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转变。

  在2010年11月成功上市的涪陵榨菜集团,淘洗、切块、压榨脱盐脱水、无菌包装、高温杀菌等全部工序已实现自动化,还有榨菜酱油、酸辣菜、橄榄菜等新产品不断开发出来。


  “谁扶持、谁发展、谁收购”,订单生产、划片定点、合同收购……通过产业化经营模式,涪陵把龙头企业、基地、加工户与种植户有机连接起来,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目前,榨菜企业发展基地近30万亩,80%原料依靠合同收购。

  “毫无疑问,涪陵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汤勇自豪地摆出一组数字加以佐证:种植面积70.9万亩,占全国近一半;榨菜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增至70%以上;榨菜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以上。正如汤勇所讲,“对涪陵来说,榨菜不仅是一张名片,更是兴农富民的一块金字招牌!”

错误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