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临期食品处置“最大公约数”
2019-09-12 18:54: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日,一位网友发帖称,因目睹某品牌鲜生门店将当天卖不完的食物“大规模丢弃”的场面,她的母亲“受到了近年来最大的心灵震撼”。
鲜生门店“大规模丢弃”临期食品的举动,让不少人感到心疼。可是,食品安全无小事,为了食品最佳品尝体验和新鲜品质,为了让顾客吃得放心、健康和安全,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能够理解。尽管如此,仍有人认为食物被下架丢弃是“浪费资源”,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种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
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背后,是对临期食品处置方式、处置时间节点的争议与“论战”。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些城市的某些大品牌商超在处理临期食品时,是先打折销售(保质期内),卖不掉的再销毁处理。这样的处理思路似乎更能让人接受。比对之下,报道中这家品牌生鲜门店的处置方式是有一定改善空间的,至少单一销毁方式可以转为较长时间的多元处置方式。
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出台相应的免责措施,厘清风险责任和食品安全界限,鼓励商家让临期食品有更好的归宿,作出更有价值的安排。同时,商超企业应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各类食品的潜在消费群体预先分析研判,力争实现供销两旺、产销平衡,减少和力避食品滞销情况发生。此外,企业还应多利用现代保鲜技术手段延长食品保质期等。总之,临期食品处置应努力找到维护食品安全和减少浪费的“最大公约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身边物价怎么看:鸡蛋价格有望回落
下一篇:最后一页

评论排行
- ·温家宝 中华民族铮铮铁...(9)
- ·新藏线:云端上的生命线(6)
- ·三亚“最牛”违建楼被拆...(5)
- ·山东现房销售9月起试行 ...(4)
- ·70城市房价50个环比上涨...(2)
- · 河南淅川城管执法车自...(2)
- · 邓州市陶营乡私买私卖...(1)
- ·朱列玉:修改贪污受贿量...(1)
- ·《喜羊羊》《熊出没》被...(1)
- ·海南省卫生厅两干部受贿...(1)
- · 是谁在为中央反腐唱反调(1)